上一页|1|2|下一页
/2页

主题:置业八大陷阱,抬高房价再打折

发表于2014-07-04

买房不是买菜,千万不要头脑一发热,就跟风去买。买房置业陷进多,需要多留个心眼。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“虚假认筹”套住你再说
案例:某楼盘在开盘前开展“认筹三万抵十万”活动,销售员称房价可能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,市民苏先生便交纳了三万元认筹金。两个月后楼盘正式开盘,房价却变为8800元,和周围其他楼盘比贵了不少,“三万抵十万”实际化为乌有。
“不小心”给你看假价格
案例:某房企将价格公示牌上某套商品房的销售总价一栏用红色胶布遮盖,表示此房已出售。但由于红色胶布比较透明,有意让消费者仍能比较清晰的看到销售总价这一栏的数字,误导消费者。例如,某套房透过红色胶布看到的销售总价为534500元,实价签约成交价其实为512399元。
“最后20套”永远卖不完
案例:薛先生看到某楼盘广告称“最后20套江景房低价狂甩”便动了心,朋友提醒他这个广告都登了快一年了。
早已拿证就是不说价格
案例:某房企于6月4日取得1号楼、2号楼、3号楼共计210套住宅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,截至7月20日,该企业仍未对外公布3号楼合计64套商品房价格。
关键信息公示不全
案例:李先生是有车一族,想买个车位比较多的楼盘。可他看了十家楼盘,发现只有两家公示了车位配比率。
抬高房价再来打折
案例:李爹爹在武昌光谷给儿子买了一套婚房,认购书上和营销中心价格公示牌显示总价为732000元,李爹爹享受“3千抵3万、开盘九七折、按时签约九八折”等优惠活动后,实际成交价格为670173元。但实际上,该套商品房的申报备案价格为672175元,李爹爹实际上仅享受了2000多元优惠。
分析:这种虚假优惠看似额度很大,实则是构成虚假优惠折价的价格欺诈行为。
标价牌跟你躲猫猫
案例:李女士最近到处看房,她发现有的楼盘根本没有制作标价牌,每个销售人员手上有一份价格表,需要她一套房一套房的来询问;有的楼盘虽然制作了标价牌,但是放在了非常不起眼的位置,消费者很难注意到。
分析:《规定》第六、七条要求,房企一定要在商品房交易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标价牌、价目表或者价格手册,并且标价内容要真实明确、字迹清晰、标示醒目。
优惠折扣看人来给
案例:唐女士与程女士是亲戚,她们一起在某楼盘各自订购了一套房,可唐女士在一次闲聊中发现,程女士享受到的有些购房优惠她却没享受到,根本就没人告诉她还有“按时签约送小家电、凭楼盘广告单再减3000元”等优惠。
分析:很多房企习惯于将各种优惠活动“捂着”“盖着”,总是在与消费者议价博弈时才一点点的释放出来,这样房地产企业就可在整个议价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
现在坑爹的事情还真是多啊,还嫌钱赚得不够啊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
得长个心眼,要不合同签了,后悔都没办法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
有些楼盘都会出点似是而非的模糊性的条款,到时候玩文字游戏,真是哭都没地方去啊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
学习了,以后都留个心眼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
都好闹心啊,感觉步步陷阱似的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
跟商场促销差不多,总是喊着跳楼价还有两天什么的,其实都是那样说说,一直都那样的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引用:搜房网友(过客)在2014-07-07 14:09:15写道:
7楼

跟商场促销差不多,总是喊着跳楼价还有两天什么的,其实都是那样说说,一直都那样的。

 是啊,很多都是偷偷涨价然后再说狂降,被忽悠很多次了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
很多信息都没办法得到感觉一上来就站在了弱势的位置,好难维权的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
辛辛苦苦赚的钱买房子,到头来要是被忽悠了,那可真是欲哭无泪。

上一页|1|2|下一页
/2页